一、规划范围
(一)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河南省开发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同意郑州市8个开发区四至边界调整的通知》确定的荥阳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以下简称“荥阳开发区”)四至边界范围,总用地面积为20.30平方千米,共分为片区1、片区2、片区3三个片区。片区1包括新材料产业组团和道北产业组团,东至荥泽大道、西至庙王路、南至陇海铁路、北至引翠路;片区2为五龙产业组团,东至索华东一路、西至荥阳市界、南至禹锡南路(更名为檀岭路)、北至郑上路;片区3为产业综合组团,东至绕城高速、西至广武路、南至高铁沿线、北至康泰路。
(二)研究范围
研究范围为围合范围,总用地面积26.41平方千米。
二、目标定位
(一)功能定位
荥阳开发区功能定位:中国超硬材料智造中心、中部轨道交通制造业基地、沿黄科创带电子信息产业引领区。
(二)发展目标
以“创新智造城”为目标愿景,积极融入黄河科创带,深化科技创新、金融、新兴产业等合作,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强化数字赋能,实现从制造到智造,从传统到先进的升级,构建数字经济赋能、先进制造业主导、现代服务业驱动的创智开发区。
三、国土空间格局
规划形成“一核三心引领、三轴四廊贯穿、四区整体协同”的空间结构。一核为依托荥阳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形成开发区综合服务核心;三心为在组团重要节点布局的1个企业孵化中心、2个产业创新研发中心;三轴为沿科学大道、荥泽大道、荥密路构建联系各组团及中心的发展轴线;四廊为在组团内部及周边,依托铁路线和水系形成生态廊道;四区为产业综合组团、新材料产业组团、五龙产业组团、道北产业组团四个产业组团协同发展。
荥阳开发区内建设用地划分为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工矿用地、仓储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和特殊用地。
四、产业发展与布局
(一)产业体系构建
聚焦政策导向和市场机遇,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攻方向,巩固升级现有机械制造、轨道交通、超硬材料、电子信息四大优势制造业,构建荥阳开发区装备制造、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体系。
(二)产业用地保障
荥阳开发区内产业用地包括科研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工矿用地、仓储用地,总用地面积为13.49平方千米,产业用地占规划范围总面积的比例为66%。划定工业用地红线总用地面积17.31平方千米,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助推开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综合交通规划
规划范围形成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道路网络,在详细规划阶段可结合实际情况增加街坊路,作为支路的补充。至2035年荥阳开发区道路网总密度达到4.32公里/平方公里以上。
规划范围涉及规划轨道交通8号线、10号线、26号线及郑州市域快线S2支线,详细线位及站点在轨道交通施工设计中具体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