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了!通了!7月24日,在翠峪景区与旅游大道连接线抢修现场,望着眼前贯通的生命线,荥阳市交通运输局抢通突击队队员们情不自禁热泪盈眶,连日来所有的艰辛疲惫一扫而光。
我们有救了!有希望了!身边的环翠峪村民们更是喜极而泣,他们看着满脸汗水、浑身泥水的抢通队员,激动地连声感谢……
保通是我们交通人的生命,是交通人的责任、使命!
7月24日深夜11点,荥阳市交通运输局会议室依旧灯火通明,灾后重建工作推进会正在召开。会议传达了郑州市、荥阳市灾后重建工作会议精神,对交通运输系统灾后重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成立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7个帮扶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强调,保通是我们交通人的生命,是交通人的责任、使命!每个人都要紧张起来,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铁军精神,树立打硬仗的信心、决心,抢时间、高标准完成任务。
党组织建起来,党旗竖起来,党员动起来!
面对汛情,交通运输系统全体党员干部挺身,迅速成立党员突击队,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愈是艰险与向前,不分昼夜、全力抢险,排涝、疏通、抢险、协调,在风雨路上扬起永不褪色的先锋旗帜。
他们一点一点将路边被刮倒的树木挪走、将堵塞通行的泥沙以及清理塌方后路面石块清理开,用铲车推开泥石流带下的山泥、在沉陷、塌方处摆放安全标、警示牌和沙袋、在各个重要路口冒雨指挥过往车辆安全通行。他们昼夜不歇,从未停下脚步,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党员的责任和使命。
荥阳市环翠峪景区与旅游大道3公里长的连接线,景区居民的物资供应与生活保障全靠它,由于落石、塌方,造成多处损毁,有的路段连路基都被冲毁。历时90多个小时的抢修,简易道路顺利修通,打通了环翠峪灾后重建绿色通道。累计完成砂石开挖、摊铺1.5万立方米,投入挖掘机60台次,装载机20台次。抢通突击队百余人,党员就有52名。
环翠峪景区东沟村原有桥梁已被洪水冲毁,为尽快方便当地百姓出行和救灾物资运送进村,他们临时在河道上搭建钢便桥。该桥长约33米,宽约4米。投入两台吊车,两台挖掘机,自卸车5台,人员50余人。
在对环翠峪司庄村六个组进行道路安全隐患逐村排查时发现阳光新村大桥冲毁,100多名群众出行受阻,积极组织党员突击队为群众修建临时通道。
连夜紧急抽调公路养护人员组建党员突击队,清理旅游大道石板沟至李家沟道路淤泥。经过16名养护人的通宵奋战,清理淤泥约380立方米,道路面貌焕然一新。
截至目前,我市公路已清运土石方56568立方,处理水毁填砂石料8495方,清运淤泥75338立方,回填土方22000方,抢修沉陷、路面水毁11处,处理塌方滑坡30处,处理路面积水20处,出动机械400台次。
目前,我市域内6条国省干线公路已基本恢复通行,沿黄快速通道与国道234互通立交往西200米处损毁严重,目前南半幅已铺筑临时通道,可以通车;荥密路王宗店桥北500米处断行,目前路段临时便道已修通,大型车辆暂时不能通行。10条县道中11处道路断行,已抢通保通便道5处,马米线3处断行,已抢通1处,抢修打通环翠峪道路3公里。
勠力同心,共克时艰,我们送您平安回家
及时恢复开通公交线路。组织人员到公交沿线实地排查道路通行情况,7月21日第一时间恢复开通市区全部9条公交线路;7月25日恢复开通6条城乡公交线。
由专人跟车实地查看,在确保道路安全的前提下,于7月22日恢复上街—郑州班线运营,7月23日恢复荥阳—新蔡、荥阳—淅川、荥阳—东明班线运营,其他班线将根据道路实际状况逐步进行恢复。
市机动车修配行业协会党支部成立由支部党员组成的“汽车救援突击队”,党支部书记赵向东要求所有党员亮身份,戴党徽,穿上红马甲,以“我是党员我先上”的担当冲锋在防汛救灾一线,彰显党员本色。截止目前,他们在泥泞中拖车60余辆,现场紧急维修车辆20余辆,电瓶搭车30余辆,并向社会公布了24小时救援电话。
7月20日晚8点,抽调两辆防汛应急车,将70多名因暴雨滞留在高铁西站的乘客平安送达酒店;7月21日,分批次将在高山镇穆沟、汜水镇饮马沟发现受灾在路边等待转移的70名受灾群众,转移到往滹沱村委和龙 栖湾酒店的安全区域;抽调大型客车21辆,防汛应急小分队成员、党员志愿者30余人,将被困郑州铁路陇海线高山穆沟站近800名乘客安全送达洛阳火车站进行中转。
7月26上午,荥阳市交通运输局环翠峪灾后重建帮扶工作队与文广旅体局、广播电视台在环翠峪现场召开碰头会,迅速成立临时党支部,对接入村帮扶工作。
派出党员志愿帮扶小组分别进驻环翠峪二郎庙村、杏花村、司庄村、东沟村等地,协助当地村委对帮扶物资进行搬运、整理,对受灾群众的情况进行摸排、收集和汇总,对受灾人员进行安抚和疏导,深入到村民家中清扫垃圾、杂物,进行全面疫情预防和药物消杀,同时,积极开展疏通施工,确保通往各自然村临时便道畅通,将准备的柴汽油送到各村委,保证发电机正常运转,将10吨饲料运送到环翠峪村和陈庄村,解决养殖户饲养问题,尽力解决受灾群众在恢复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减少受灾群众损失。
开展暖心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积极开展“换一身干净衣服、喝一口热水、吃一顿热饭、洗一个热水澡、提供一个舒适住所、拉一次家常、解决一个难题”的“七个一”活动,把党的温暖送到受灾群众的心中。
交通运输局党组负责人强调,我们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群众走在一起、站在一起、苦在一起、干在一起,全力做好灾后重建帮扶工作,为重建家园贡献力量,为全面恢复生产生活正常秩序不遗余力。
面对洪水猛兽,一个个冲锋在前的交通运输系统党员干部,充分展现了“平常时候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关头豁得出”的先进本色,成为防汛一线最温暖民心的风景。
灾害渐渐远去,他们马不停蹄,争分夺秒,迅速投入了灾后重建的主战场。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哪里有危险,哪里有困难,他们就会在哪里,洪水中铸就的“红色堤坝”坚不可摧,风雨中屹立的中流砥柱顶天立地,家园重建中奔波劳碌的身姿刚强有力,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